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道德規範的養成是循序漸進的:從「無律」「他律」到「自律」

作者:彭菊仙
希望孩子有「正確的行為」比如:不可以亂丟垃圾、不能隨便打人、愛清潔有禮貌...等。必須從小教育起!文中導引你利用這三個孩子成長的重要階段「教你如何訓練孩子的自律能力」
幼齡孩子到底具不具備道德判斷力?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學齡前4歲的兒童不具備規則概念,因此道德不存在他們心中,此時是「無律期」。
道德的發展是具有「階段性」的,乃根據孩子能否「理解與應用規則」的程度,而從「無律」發展到「他律」,最後才進展到「自律」。
遵循「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年齡特質,將能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發展成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又能符合社會規範的成熟個體。
我們一起來理解這三個階段的特質以及教養的重點:

【無律階段】0~4歲
此階段不具思辨能力,要建立其道德價值觀,需要多一些約束與引導。
【無律階段】教養重點:
1.明確告訴孩子怎麼做:
此階段不具辨別是非的能力,一定要清楚告訴孩子,某一個情境裡適當的行為什麼,並示範給孩子看,然後要求孩子能表現出來。比如,不可以亂丟垃圾、不能隨便打人...
2.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孩子尚未有自主判斷的能力,完全拷貝大人的行為模式,因此父母要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儘量降低負面的示範;希望孩子做到的,就要清楚明白的一再做給孩子看,例如和氣的說話,有禮貌的說「請」、「謝謝」、「對不起」…

【他律階段】4~8歲
此時期孩子會受到行為之後的結果影響,如果某個行為之後結果是好的,就會認為自己做對;反之,就會否定行為。
但是此時期邏輯思考的能力還沒有建立好,無法理解抽象的道德觀念,因此,可以引導他將心比心,問問孩子:「如果是你…,你覺得如何呢?」或是透過行為的後果來強化或塑造合宜的行為。
【他律階段】教養重點:
1. 讓孩子體驗因果關係:
好行為導出好結果,不合宜的行為導出負向的結果,此時期必須透過體驗來強化行為模式。
2.讓孩子跟著團體來學習:
讓孩子在團體中,跟著適當的規範、與同儕的互動來學習並強化合宜的行為模式。
3.重複的提醒,養成慣性:
此階段因為並非經過真正的思辨而建立行為模式,所以一種行為並不容易固化,常常會受到情境的影響,因此需要大人常常溫和而堅定、耐性的提醒,讓好的行為成為一種直覺與慣性。

【自律階段】8~12歲
此階段的孩子已經逐步發展出抽象思考能力,因此會針對道德規範進行思辨,父母要常常和孩子就生活中的事件來進行討論。
孩子經過自己的思考並且認同,就會發自內心建立自己的道德價值觀點,這是「知而後行」,與之前的「不知而行」截然不同。
【自律階段】教養重點:
1.引導思考、真正認同:
常常就新聞事件或生活事件進行討論,讓孩子透過思辨而真正的打從心裡認同,這樣能建立穩固的道德價值觀點。
2.提供選項、給予視野:
此階段孩子雖然已經具備思辨能力,但是人生經驗有限、見識也不足,以致未必能做出最佳的判斷。父母可以提供多種選項,並和孩子討論每一種選項可能產生的結果。
而對於孩子自我的堅持,若無涉及傷害別人與自身的安全,父母也應給予孩子空間,讓孩子有機會探索不同選擇的結果,孩子透過經驗的累積,學會判斷,更學會自我負責。
3.讓孩子看到良善美好的典範:
在此階段的孩子,已經慢慢從前青春期逐漸進入青春期,心理上已開始尋求獨立,不再認定父母是唯一可信賴並依賴的對象,有智慧的父母與其不斷地訓誨,不如多多引導孩子認識他們認同與欣賞的榜樣、典範,這樣來塑造對他們人生有益的思想、態度、品格與處世模式,有效得多。

蔡穎卿的杜威有聲讀書會24:合作的基本方法是溝通

溝通是最重要的社會性之一,即使是成人,也常常因為溝通上的問題而毀壞了關係,更何況是孩子。大人該如何帶領孩子領略溝通的重要?作家蔡穎卿用文字和語音分享她的觀察角度。
我通常讓孩子們分組完成教導的實作,那些能在最短時間中把工作做到最好的組別,多半都是因為有完善的溝通。在我長久的觀察中,能不能好好合作,與年齡無關,而是跟「願意溝通」和「表達的習慣」緊密相連。
杜威說,「要先有溝通,才會有共識」真是一點都不錯。兩人以上要共同去完成一項目標,需要有多種的共識。對小朋友來說,知道目標在哪裡,不是最難的部份,但是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驅近並完成目標,就需要共識了。
我每個星期都在觀察孩子們以溝通進行協商,以合作達成目標,對於他們的可教育性,充滿希望,同時也對成人經常忽略孩子們應對溝通上的基本教導,深感遺憾。我們應該有更好的身教,語言環境,必要時,也嚴肅的推上一把力量。
即使是成人,也常常因為溝通上的問題而毀壞了關係,更何況是孩子。不習慣表達的人,在團體中慢慢就被誤解為不願意參與,他們的受不受歡迎,在自己與他人的角度上,是分別的兩個問題、兩種感受。
有些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在團體人際關係中之所以被邊緣化的起因,是不習慣回應他人。並非每一位不被接納的孩子都是因為團體中有霸者欺凌。只要仔細探察這些孩子的生活環境,就可以發現,他們大多是在兩種生活中成長:一種是精神關懷不夠,日常生活中,少有人經常跟他們對談,一起工作;另一種是呵護過度所以無需語言,孩子的投足眼色已足以招來需要的照顧。這兩種,都不是教養孩子的好環境,因為,僵硬與冷漠會讓人忘記他們的存在;而嬌氣自我的人,只要走出自己的生活圈,絕沒有人會處處替他著想。
不過,孩子是天真的,只要讓他們了解,溝通正如杜威所說:是了解別人,也讓別人了解自己的簡捷大道。好好的回應,自然的表達就是深入溝通的大門,這樣不但能幫孩子在大環境中相處愉快,在教育上,也能節省許多資源與力氣。

送孩子上學,比「乖乖聽老師的話」更該對孩子說的3句話

作者:王意中 (BabyHome)


送孩子上學,我們總是耳提面命,千交代、萬交代就怕孩子有些閃失,調皮搗蛋出了錯,上課分心老是錯。然而,左一句,「記得要聽老師的話」,右一句,「上課專心認真一點」。卻很容易讓孩子視上學為畏途,好生壓力。

送孩子上學,爸媽可以怎麼說呢?適合說什麼呢?就讓我們仔細來思考,吸引孩子願意上學的誘因會是什麼?試著和孩子分享、討論這些關鍵因素。
1.讓孩子分享好玩、特別的事
例如「哥哥,今天學校如果有些好玩的事情,記得回來跟媽媽分享喔!」
沒錯,好玩、有趣,最是容易讓孩子有所期待。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注意學校哪些活動、哪些事情、上課內容好玩有趣。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在尋求校園裡,對自己來說新鮮、期待、好玩、有趣的事情。
別擔心,這並不會影響孩子上課的專注力。
「姐姐,今天學校如果有些特別的事情,別忘了回家後,說來聽聽。」
爸媽也可以讓孩子知道,我們和他們一樣其實對於上學這件事情也感到非常的新鮮、興奮、期待以及充滿著好奇。
在詢問之前,爸媽自己可以分享以前在學校好玩的事物、好玩的課程內容。這時候孩子多少可以從你的分享中,獲得示範的參考。讓孩子覺得你是和他在分享,而不是一直再探詢而感受到壓力。
你也可以和孩子討論,在新的學校裡,哪些遊戲設施特別好玩?那些遊戲設施很多同學都會跑去玩?那些遊戲設施需要排隊等候?和孩子分享自己以前上學愉快的經驗,以及特殊的經驗。
提醒自己,在和孩子說的話,不見得都是命令的語句。請別恐嚇、請別威脅,別讓孩子對於上學這件事情心生畏懼。特別是,破壞了他對於上學的印象。
2.聊聊同學、大家都在玩什麼?
你也可以和孩子聊他以前幼兒園的同學或朋友,以延續先前舊有的關係,驅動孩子樂於上學的動力。
例如「哥哥,你和以前幼兒園的阿寶,現在也常一起玩嗎?」「姐姐,你們班以前的小玫,在學校會常遇到嗎?」
當然,這些一開始封閉的提問,主要在於先讓孩子對於問題能夠先做簡略的回答。接著我們可以再針對孩子的回應,繼續和孩子分享下去。
如果,你知道孩子在班上經常和特定的幾位同學玩在一起。我們也可以試著詢問有關於他們互動的一些相處內容。例如「弟弟,你和阿明、小智下課都在玩什麼啊?」
你也可以和孩子聊,在班上他認識哪些新的同學?這些同學吸引他注意的通常是什麼樣的特質?
例如「哥哥,你下課通常和班上那個小朋友玩?」你也可以從孩子的回應當中,確認孩子是否能夠或願意提到同學的名字,或以號碼代替。以進一步了解孩子在班上的人際互動關係。
你也可以進行類似的詢問,例如「弟弟,你們班上誰跑步最厲害?」「姐姐,你們班上誰常微笑?」「妹妹,你們班上誰在教室裡比較安靜?哪些小朋友比較容易調皮、搗蛋?」
當然,討論這些事情並非想要讓孩子對同學貼上刻板印象、標籤。而是過程中,試著引導孩子對於班上同學的身心特質以及行為表現有所關注。
3.分享自己過去與老師相處的經驗,再聊孩子對老師的印象
例如「哥哥,我們以前老師,有的看起來很兇,臉不太笑,但是心裡其實是對小朋友很好。有的老師很幽默,常常會說笑話,常常會和孩子分享好玩的事情。有的老師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就一直在上課,你們老師呢?」
或許,你真的很想跟孩子講道理。或許你認為必須要說,孩子才會懂,才會記得。這麼說,倒也沒有錯。但是,太多的提醒、叮嚀、說理,往往會讓孩子認為自己能力差、做不到,否則為什麼爸媽總是要這麼的強調?
我可以理解,許多爸媽自然而然,對於課業學習以及孩子在班上的常規會特別注重。當然,這些都重要。但是送孩子上學,如果常提醒這些,只會讓孩子更增加無形的壓力以及心理的負擔。
送孩子上學,讓我們腦力激盪換個方式說話。好有助於孩子能夠增加想要上學的動機與意願,以及提升孩子未來適應學校生活的能力。

不要否定孩子,一句「我相信你」就能讓人擁有堅強的力量

作者:圖書館老師
一句「我相信你」就能救人
我認為,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好,人類只要有願意真心誠意相信自己的「夥伴」,就能散發光芒。
我的高中同班同學S進了音樂大學主修鋼琴,畢業後卻不再彈琴。這是她再三煩惱跟老師之間的關係後所下的決定。
據說,學校老師過於嚴苛的指導,在S眼裡就像是以教育為名的「惡意」。
S難以忍受內心痛苦,和母親商量。
然而,母親卻不相信。S母親相信的不是S,而是老師。「那位優秀的老師不可能做欺負學生這種事,是妳想太多了!」母親冷淡地駁斥了S的煩惱。
S好不容易忍耐到畢業,之後卻再也沒有力氣繼續彈琴了。
事後,S說:「不管和誰說都沒人能相信自己,是最痛苦的事。」(S現在活躍於鋼琴之外的音樂活動。)
誰都好,當初只要有一個人願意跟S站在「同一邊」,她內心的傷痛或許就能更早痊癒。

我在斐濟留學時,曾在寄宿家庭裡被跳蚤咬傷。
我向host mother(寄宿家庭裡的媽媽)表示覺得床上有跳蚤後,host mother不相信,跟我說:「我們家絕對不可能有什麼跳蚤!」因為在斐濟,承認家裡有跳蚤就等於承認「家裡很髒」。
host mother 聽了我的話後很不高興,那天晚上不肯跟我說話。
不過,host father(爸爸)願意站在我這邊,對我說:「我相信妳。」這句話真的拯救了我的心靈。

就算「相信自己的人」只有一個也能得救
有次,父親曾喃喃吐出這樣的話:
「有孩子真好。因為他們無論何時都願意站在父母這邊。」
對我而言,認真努力的機師父親是非常強大的存在。原來,即使是看起來像超人的父親,其實也是有弱點的人類。我發現,「不論發生任何事,我都跟父親站在同一邊,父親也站在我這邊。光是明白這件事,便能湧現生存的能量。」
我在空服員考試中落榜七次,好不容易在第八次考上了。但不可思議的是,當時不管落榜幾次,我都有「一定能當空服員!」的自信。
大家認為我為什麼能有這種自信呢?
這是因為「家人和朋友絕對不否定我的夢想。」因為他們沒有懷疑我什麼時候能成為空服員,因為「家人願意當我的夥伴」。
因為就算失敗好幾次,也沒有一個人對我說:「放棄當空服員吧。」所以即使我一次又一次落榜也能繼續努力。
我認為,不論誰都好,只要有個人願意相信自己,我們就能帶著自信生活。
而我當時也是因此才能從幾十分之一的機率中獲選成為空服員。
無論外表看起來多堅強,人類都有脆弱的一面。如果你眼前有人正在煩惱、失去自信停滯不前、悲傷哭泣的話,一句話也好,請對他說聲:
「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當你產生「相信這個人吧」的想法時,那份心意一定能成為讓對方人生好轉的力量。因為「我相信你」這句話,具有將脆弱轉變為堅強的力量。

你家有個內向小孩嗎?別急著替他交朋友

作者:親子天下 

媽媽給孩子最卓越的教育是教導愛

作者:徐柏岳
不要讓家庭,把女人的世界變小了!一個「沒有自己」的母親,是給不出真正的愛的。教養孩子的同時不能忘記同樣關注自己,這是媽媽教養自己時所需的智慧。

在台灣社會中女性所扮演的角色是極不對等也不公平的,除了身為母親的角色外又必須是在職場上打拼的職業婦女,回家煮飯、洗衣、整理家務,現在又多了一個老師的角色。
其實教養就是生活
懂得生活的女性才會是一個好太太、好媽媽、好老師、好情人,一味的燃燒自己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徒增挫折與困擾,這樣的媽媽就少了智慧,也不會讓人心疼,更無法贏得尊重。
現今台灣社會看到這麼認真辛苦的超級媽媽,身為女性的妳是否有好好認真思考,先生孩子們需要什麼樣的妳呢?媽媽為什麼不當孩子永遠的情人呢?最卓越的教育是教導愛,而非知識,愛使生命美麗,知識與經驗往往讓媽媽煩惱憂慮甚至讓孩子厭惡反感,孩子對媽媽的愛是希望媽媽一切都好......快樂,童年的媽媽最美,如何讓媽媽一直在孩子心中美下去,才是媽媽教養自己的真智慧
孩子長大後被期待,孩子們努力試了再試,媽媽教了再教,現實與期待的落差一再出現,最終在媽媽不小心露出失望之餘,孩子看見了,那份美好的關係會越來越遙遠,關係產生嫌隙,再多的方法都是失敗的教養。
媽媽?是起初的老師,是最終的老師,是永遠的老師?以有限的生命與社會生活經驗,也只能教育出平凡的孩子,錯不在媽媽,錯在信心大過能力。
知識有限、經驗有限、環境有限、經濟有限.......親愛的媽媽們!不要再教孩子這些了。唯有愛無限,讓孩子看見體會媽媽在有限的生命中願意給孩子無限愛的力量⋯⋯
媽媽只要妳過得健康快樂,懂得先愛自己,永遠美美的、開開心心、漂漂亮亮的。親愛的媽媽!我要妳做我永遠的情人!
這樣的媽媽一生充滿了智慧與尊榮讓男人羨煞,讓兒女驕傲,千萬不要做一個,讓人心疼大於驕傲的媽媽!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你正在用「恐懼教育」勒索你的孩子嗎?

作者:圓神出版
文│陳志恆
照理說,我們處在一個史上最安全的年代,但恐懼仍在我們的血液中漫流,如影隨形,揮之不去,到底為什麼?
人類恐懼情緒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內建在基因中的身心反應模式,那是演化的結果,具有適應生存的功能;另一個則是學習而來,特別是透過代代相傳的恐懼教育,一代又一代地複製恐懼思維,而且通常是想像中的、不真實的恐懼。
而藉由長輩透過言語將帶有恐懼的經驗傳遞給下一代,更是讓孩子學習到恐懼的直接途徑。
我常見到,正在校園中求學的孩子,上了國中以後,大部分都會變成「避敗導向者」(相對於「求成導向者」)。在課業學習上,他們勤奮向學考個好成績,多半是為了不要被父母師長責罵、不要輸給同學,或不要讓自己感到很丟臉。因為害怕這些壞事會發生,於是不得不努力用功。
他們接受教育不是為了充實知識技能,也不是想一探學問浩海的奧祕,而是要獲得好成績。因為,我們的孩子從小被灌輸的正是這類以恐懼構築起來的信念:
「沒有好好用功就不會有好成績」
「沒有好成績就不可以出去玩」
「考差了會被老師責罵」
「考不贏人家會被別人瞧不起」
「小考就輸別人,大考還得了」
「沒有好成績就上不了好的學校科系」
「沒有進入好的大學科系,未來就不會有好成就,會過得很辛苦」⋯⋯
是不是很熟悉?我們就是這樣被教導長大的。這就是一種「恐懼教育」,試圖用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的教條規準,使孩子不得不去做(或不做)某事。
曾幾何時,我們不再對世上萬事萬物感到好奇,我們忍痛割捨那些原來充滿熱情的嗜好,我們把注意力轉向如何獲得好成績。我們的視、聽、觸、味、嗅等身體感官所能體察的範圍變得越來越狹隘,注意力的焦點越來越單一;原來那顆熱情敞開的心,也不再躍動不已了。
那些兒時的熱情與理想,一旦失去了,似乎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恐懼教育的後果,是內心深深的匱乏無力感
恐懼是一種有助於生存的情緒,它提醒我們在威脅當下逃離會讓我們喪命的來源。然而,時時刻刻被恐懼所籠罩的心,卻讓我們永遠處於逃命與無助中,而不敢邁開步伐,冒險向前,於是我們總是錯失各種機會。
所有的創傷記憶幾乎都與恐懼有關。
如果我們曾經在感情中受傷,我們會害怕展開下一段感情;如果我們曾經在公開場合(如演講)中出糗,之後抵死也不願意上臺;如果我們曾因為表現太好而招致嫉妒排擠,我們會擔心自己太出風頭;如果我們曾經在某棵樹下被果子砸中頭而住院,我們將不願意再回到同一棵樹下,甚至站在任何樹下都會害怕;如果我們曾經被師長大聲斥責而驚嚇到,我們也會害怕聽到大聲斥責的聲音。
恐懼教育帶來的後果,卻是一顆匱乏無力的內心,在面臨各式挑戰的情境中都會顯露出來。當內心匱乏無力時,自然認為自己就是個潛在的失敗者,於是所有投入的努力都是為了遮掩內心那個醜陋的形象。
於是,我們沒有自信、不敢冒險,只做自己感到有把握的事;我們過於在乎別人的眼光,討厭別人評價我們,但又不自主地拿自己與他人比較;我們常常羨慕別人,但又不敢跳出舒適圈嘗試改變,內心的聲音常是:「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我們時常三心兩意、猶豫不決,總想找到一個不會後悔的選項,殊不知,後悔一直是人生的常態。
因為內心匱乏無力,為人父母後,我們把內心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也用帶有恐懼的教條規矩教育著孩子,把孩子洗腦成只懂得害怕卻不懂得創新的動物。匱乏無力的心態代代相傳,永無止境。

困擾我們的不是恐懼本身,而是因應恐懼的方式
所有負面情緒都有正面價值,恐懼這種情緒正是要提醒我們,危機當前,該換個方式去因應危機;而恐懼情緒的身心反應也會帶給我們更多力量,去逃離或迎面對抗威脅。
提摩西.費理斯是著名暢銷書《一週工作四小時》的作者,他曾在TED的演講中提到,克服恐懼的方式,就是去解構恐懼。因為「生活中最佳的成果往往被錯誤的觀念和未經證實的假設淹沒」。一旦我們深入去探究令我們裹足不前的事物或情境本身,會發現許多恐懼都來自於自己的想像;深入分析那些令我們害怕的任務,找出去面對與突破它們的規則,甚至去看到最壞的狀況,都有助於我們突破那些困住我們的恐懼情緒。
提摩西.費理斯的建議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嘗試去做就是了!你得先面對它,才有可能從中去學習;當你能掌握它時,你將感覺更有力量,於是你就會更加遊刃有餘。
如此,恐懼反而成了我們成長與突破的動力,成了我們能嘗遍人生豐富體驗的基石。

愛的力量足以轉化恐懼
該是適可而止的時候了!地球很可怕,但更多的恐懼是人們自己虛構出來的。人類許多行為背後的動機,除了避免匱乏與威脅外,更多是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意義或價值。
身為父母師長的,當你希望影響孩子為某事投入心思,請引導他去思考:「做這件事情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而非一味叮囑他「不做的後果有多可怕」。
孩子對某件事情一旦充滿熱情,常能樂此不疲。即使與讀書成績毫不相關,只要不是傷天害理,請多鼓勵他、支持他。因為,熱情之所在,常是一個人的天賦之所在,當天賦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個人的內在自然會感到豐盛富裕。
人透過展現天賦來彰顯自己的價值、定義自己的身分、追尋自己活著的意義,這便是活出自己生命本然的樣子,那是自信與快樂的泉源,一個人一輩子最寶貴的資產。
更重要的,你得讓孩子充分感受到你對他的愛。這份愛是純粹而不帶任何條件的,並非出自於父母本身不安與恐懼的投射。無條件地支持、肯定與讚賞孩子的行為,真心地信任孩子已具備因應人生困境、追求人生成功快樂所需的能耐。
擁有來自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愛的陪伴,將使我們在內心深處長出源源不絕的力量,支持自己去面對各種挑戰。
即使會恐懼,我們也不會被恐懼的情緒淹沒,能夠勇敢地繼續往前走。
摘自 陳志恆《此人進廠維修中!》究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