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戒吼」比吼孩子更難 培養正面行為的好方法

作者:曾多聞 (親子天下)

對孩子吼叫不會讓你看起來很有威嚴,對孩子吼叫只會讓你看起來失控而無能。不打不罵並不代表不管教孩子,其實得花費更多心力構思教養策略。

體罰在美國的家庭教育裡已經消失了近50年。但吼叫呢?幾乎每個父母有時候都還是會對孩子吼叫,即使知道吼叫並不管用。吼叫也許是今天父母常做的最笨的一件事。
美國知名親職播客斯蒂芬·馬爾凱(Stephen Marche)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家裡常有人互相大吼的孩子,自尊心低落,憂鬱比例高。《兒童發展期刊》2014研究指出,對於幼兒,吼叫與體罰造成的結果相似:增加幼兒焦慮程度以及未來發展出問題行為的比例。
只要自問:有幾次在吼孩子後,你覺得自己「幹得好」?
讓我們誠實面對這個問題:你吼叫,是因為你無能。吼叫,跟打孩子一樣,是對教養無能為力的表現。
但多數家長,包括馬爾凱自己,都發現要做到完全不吼叫,實在困難。專家建議家長朝兩個方向思考:我可以如何停止吼叫?我可以做什麼來取代吼叫?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正衝向車水馬龍的馬路口,而你大吼「別過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種警示性的吼叫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我們討論的是糾正性的吼叫,以吼叫來管教孩子。對孩子吼叫來糾正他們的行為不但沒有用,反而讓你自己養成吼叫的壞習慣。常常吼叫的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每天為了同一件事對孩子吼叫:「把衣服收好!」「趕快來吃飯!」「不要打弟弟!」但孩子一點改進也沒有。
耶魯大學兒童心理及神經學教授艾倫·卡茲汀(Alan Kazdin)指出,吼叫不是教養的策略,只是父母的一種發洩。
「如果你只是想表現自己有多麼生氣,那儘管吼叫。」卡茲汀教授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培養孩子的正面行為,那就不要吼叫。我們有更好的做法。」
讓好行為帶來好結果
很多人以為「不打不罵」就是不管教。其實不打罵比打罵需要更多的心力去思考教養策略。
卡茲汀推廣一個ABC法,A代表前因(antecedent),B代表行為(bahavior),C代表後果(consequence)。前因是建立格局,告訴孩子你期望他們有怎樣的行為。行為是定義與塑造,示範給孩子看你希望的好行為。結果是當孩子做出好行為時,便會得到肯定。
所以,與其每天晚上對孩子吼叫「鞋子怎麼沒放好!」不如在早上出門前提醒孩子:「傍晚回來時,記得把自己的鞋子放好。」當你回家時,自己也要記得把鞋子放好。然後當孩子把自己的鞋子放好時,給他一個擁抱,告訴他「做得好!」
卡茲汀特別建議,當你肯定孩子時,要真情流露、臉上要笑、動作要大,用一種雀躍的語氣來誇獎他。同時要配合肢體語言,給孩子比口頭鼓勵更多的讚賞。不要覺得難為情。孩子會注意到好行為是多麼的受重視。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習慣,」卡茲汀說:「而習慣會改變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你想要戒除的壞行為,發脾氣、吵架⋯⋯自然會消失。」他進一步指出,當你不再吼孩子,家長自己的沮喪與壓力也會減輕,親子關係自然變好。

光光老師:孩子的「不大方」是被暗示出來的



對於怕生、內向的孩子,當我們愈是大力鼓勵時,孩子反而會警覺到風險,而緊張不已、說不出話來;大人應該保持平常心,從他們的心理特質出發來協助孩子大方。

有的孩子一碰到陌生人,就特別害羞,不是趕緊躲在爸媽的後面,就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真是讓人傷腦筋。究竟孩子是害羞、膽小? 還是有恐懼症呢? 就讓我們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了解吧!
與爸媽想像的不同,孩子是外向或內向,在嬰兒時期就已經決定。在八個月以前,嬰兒對所有人都會回報微笑。但是僅僅過一個月後,嬰兒一看到陌生的的臉龐,馬上就會開始放聲大哭,在學理上稱為「陌生人焦慮」。在嬰兒期的前八個月,如果家庭人數愈多,寶貝熟悉的人物愈多,當然膽子就愈大,愈不會害怕陌生人;相反的,如果家裡經常就只有媽媽和他,兩個人面對面,當第三個人出現,馬上就會讓他感到焦慮與不安了。
內向小孩不適合大力鼓勵
對於怕生、內向的孩子,鼓勵他勇敢並不會有多大的效果,就像你站在舞臺上面,緊張到拚命發抖時,別人要你不要抖,你鐵定還是無法停止緊張、抖個不停。這是一種「擔心」的情緒,害怕自己會被拒絕,因而出現的退縮行為。因此,當我們愈是大力鼓勵時,孩子反而會警覺到風險,而緊張不已、說不出話來;相反的,大人應該保持平常心,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亮點,反而更有效果。
我們可以用以下三個方式來協助孩子大方一點:
1、增加熟人
與爸媽想像的不同,增加熟人的意思不是帶著孩子去認識更多的人,而是增加孩子熟悉的人。透過增加熟悉的人,讓孩子可以安心的依附。例如:請阿姨帶他出去買東西,這樣的小小活動,可以讓孩子短暫依附在他人身上。透過這樣的練習,漸漸就能減少孩子的焦慮,而變得愈來愈大方。
2、準時接送
孩子在幼兒園若是經常表現得退縮、害羞,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出自「擔心」爸媽不知何時會來接他放學。孩子雖然不會看時鐘,但是不代表他不懂時間,因此一定要準時到教室接孩子。如果孩子每天都擔心你會不會來、哪時候會來,當然就很容易莫名其妙緊張起來。在固定時間接送,對於害羞孩子的安心感,非常重要喔!
3、培養亮點
自信是主動的第一步,因此幫孩子找到一個明確的「亮點」,讓孩子真心覺得自己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自然就能拿出勇氣和人說話。請依照孩子的特質,幫孩子找出一個適合的才藝,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厲害,往往會有出乎意料的效果;相反的,請不要刻意強調他的害羞,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愧疚感」。雖然我們說的話是鼓勵他,但他聽到的卻是「你就是不敢說話,才會沒人和你玩」,結果只是讓孩子更受傷,沒有任何幫助。
「內向」不一定是壞事。內向的孩子們,有更多時間獨處,也更能自我反省。因此,爸媽不用過度擔心,只要循序漸進的,讓孩子在與同儕互動時,有更多的正向經驗。雖然可能需要花較多時間,但絕對會比你一直不停的提醒孩子更為有用!
作者簡介|廖笙光
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執行長,被小朋友們暱稱「光光老師」。專長為兒童操作、知覺整合評估、兒童發展訓練、感覺統合治療、親職教育等。

輪到你當父母,如何拿捏「剛剛好」的管教?

2018-07-18

管教孩子,多少是太多,多少是太少,多少是剛剛好?在尊重與期待之間,又該如何拿捏?

做為家長,你曾經因為過度壓迫孩子、或者太少督促孩子而後悔嗎?或者,回想你的童年時期,你覺得爸爸媽媽過度壓迫你,或太少管教你嗎?
美國國家廣播電台(NPR)「如何養育一個『人』系列」(#Howtoraiseahuman)本月向聽眾們邀稿,收到許多迴響。從這些自我剖析,看得出來,這一輩的家長教養方式深受上一代影響:如果上一代對於孩子課業逼得過緊,有切膚之痛的子女當了家長後,則會採取較開明的教養方式。這些回應給與身為家長的你我許多省思:
不問孩子志向只求功名的父母
「跟許多在印度長大的女孩家長一樣,我父母期望我成為醫生。中學時,我承認我不喜歡生物,我討厭當醫生,我不想動手術。他們回答:不想當醫生?那就當工程師!就是這樣!」一名女性回憶,自己父母從不考慮她也許有其他的興趣,「現在我支持我女兒成為任何她想成為的角色,不論那是什麼,」她表示。
這樣的思維,出現在華裔父母身上,更多了重男輕女思維。一名聽眾投書:「我是美籍華裔第二代,我有3個弟弟妹妹。我父母不會幫我看功課,因為我是女生。另一方面,他們對弟弟很嚴格,因為他是家中的第一個男孩,有責任把書讀好。」她提到,自己的弟弟壓力很大,雖然喜歡木工,但是爸媽不支持。「我真希望父母能看見弟弟的長處。現在我有兩個孩子,我盡量去發掘他們的優點,」她說。
對孩子心理匱乏無所察覺的父母
一位匿名聽眾回溯自己小時候,喜歡閱讀和寫作,3年級時就被分到資優班。但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數學跟不上資優班其他孩子。雖然父母本身也是老師,但他們對此狀態並不了解,只會說:「怎麼會這樣呢?你那麼聰明!」他被扔在資優班裡繼續靠自己掙扎。直到高中,他得了考試焦慮症,上了大學看到數字還會害怕。「我只希望曾經有個人給我機會,給我幫助,家教或者什麼都好,而不是被扔在資優班靠自己掙扎,」他寫道。他最近捐款一個免費的數學學習計劃,希望幫助和他類似處境的人。
另外一名聽眾表示,自己是個學業優秀的學生:「成績平均積點4.0(美國學制中的全科滿分),課外活動表現優異,得到大學全額獎學金,」他的親身經驗令人心疼:「我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掙扎:我的社交技能很差,8年級以後就沒有朋友。但媽媽叫我不要分心交朋友,只要專心把科展做好,科展得獎就能保證我申請到好大學。」
這名聽眾坦承,雖然至今自己仍不擅與人相處,而且對於花時間遊戲、看電視感到罪惡,但幸運的是,他對自己的匱乏有所覺察:「現在我有一個兒子,我刻意為他挑選一家沒有作業的私立學校。我希望他能享受人生,休閒娛樂沒有什麼不對。」
轉捩點在自己
要能扭轉這類負面影響,避免複製或遺傳,轉捩點在於父母親自己的覺察。一名回應者因為自己是資優生,無法理解兒子為什麼總是學不會:「我差點毀了我的兒子⋯⋯我用碼表計時,逼迫他連續練解題,長達好幾個小時。結果他5年級時,數學考試不及格,我整個人都崩潰了,」讓她發現自己犯下嚴重錯誤的,是孩子嚴重憂鬱,逢人就說自己很笨,「我終於明白我才是問題的所在。我向兒子認錯,並對我女兒(我兒子的妹妹)改用鼓勵的策略。我再也不向他們施壓。幾年後他們都順利上了大學。我很欣慰。」
「親子之間的關係和壓力,就像鐘擺一樣,」一位母親形容。她和先生來自於印度,成長過程中沒有感受到父母太多的課業壓力,原因是,他們的父母親曾經受到祖父母的高壓管理,親子關係甚至已瀕臨破裂。「因此我現在對於孩子的課業,會多一點要求,比我父母親當年對我更多一點,」她說。孩子因此抱怨媽媽管太多,她明白,孩子對自己的下一代,應該會採取比較寬容的教養態度。
每個人都曾有當子女的經驗,輪到你當爸媽時,什麼才是最好對待子女的方式?親子關係和教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自己心中的那個天秤才明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