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題材:每天閱讀英文一小時,三年後英語程度大躍進
天下雜誌基金會於11月初舉辦的2016年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邀來國際語言學大師史蒂芬.克拉辛(Dr. Stephen Krashen)談閱讀的力量,克拉辛一再強調,閱讀要是一件沒有束縛的趣事!
打開書本是種娛樂抑或是交作業的開始?是品味養成還是自由遊走於書頁文字?擠爆新北市國立台灣圖書館國際會議廳的家長和老師們,不論是席地而坐、加椅子,通通希望孩子「愛閱讀」,更希望透過閱讀習得母語與外語能力。
國際語言學大師史蒂芬.克拉辛(Dr. Stephen Krashen)自稱「多語人士」,母語為英文,他自評自己的德、法語能力可以用來交流專業,西班牙文能交談,而希伯來語和衣索比亞語只能拿來旅行。這樣驚人的學習成效,來自於他成癮般的閱讀習慣,「我就是睡前不讀書無法安睡的人!」克拉辛受天下雜誌基金會之邀,和其弟子台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兼系主任李思穎與談,呼籲在場老師和家長放手讓孩子找到喜歡的題材,進而情不自禁的捧起書來讀!
閱讀培養、學習語言沒有「輸在起跑點」這回事
「我提倡『Reading Compelling(引人入勝的閱讀)』,也就是說,閱讀不僅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還應該是讓孩子能夠愛到忘我、忘了他用哪種語言在閱讀!」克拉辛更強調,「故事」是打破年齡每個人都喜愛的閱讀題材和方式,不需要強調知識性文章的閱讀,「如果對哪個領域有興趣,人會自動自發完成基礎知識的獲取,」他以英國電磁學家法拉第為例,這位科學家並未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卻透過自主學習在科學界佔有一席之地。
閱讀習慣建立有沒有年齡限制?他分享與日本學者合作、針對跨齡(25歲~75歲)學員的長期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閱讀英文一小時,不限題材,持續三年(共約1200小時),多益成績從250到950提高近四倍。克拉辛也鼓勵所有人,「有人說,閱讀習慣如果不在10歲之前建立就沒效了,但就我的研究而言,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件事,不管你幾歲,什麼時候開始都可以!」
漫畫和3C都不是孩子不閱讀的因素
該不該讓孩子讀漫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斯蒙德‧杜圖(Desmond Mpilo Tutu)就是看蜘蛛人等的英雄漫畫接觸英文。」克拉辛一再呼籲,要讓孩子自己找到吸引的元素。家長和教師總擔心孩子建立選書品味和開放自選書的合適年齡,會不會沒了書單和協助,閱讀品味就「走鐘」或是「偏食」?「不管幾歲,孩子自動會告訴你他喜歡什麼。貝多芬就是音樂偏才而成大藝術家,為何要要求培育全才而打壞了對閱讀萌芽的興趣?」克拉辛表示,老師和爸媽一樣要閱讀,並且廣泛藏書、甚至讓孩子養成善用圖書館資源的習慣,讓孩子擁有平衡各領域的資源,但是不介入孩子做選擇的過程。
談到閱讀推廣大家最在意的3C產品問題,克拉辛並不覺得3C是讓孩子不閱讀的原因,「我不會斬釘截鐵地說3C產品讓孩子遠離書本。好的資訊從紙本或是電腦得來,載體應該不是甚麼問題,年輕族群和孩子在臉書上所達到的閱讀與寫作量反而更多。科技產品用好了是利器、但用不好的後果不堪設想,但想將很多遊戲或是科技硬是發展成『教育版』、『學校版』,就得另外思量。」在《親子天下》的專訪最後,克拉辛提出正在學中文的困擾:「我找不到夠簡單的中文故事書!」閱讀的力量在這位講者身上嶄露無遺。
史蒂芬˙克拉辛(Dr. Stephen Krashen)簡介
Dr. Stephen Krashen 是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的語言學家及教育研究者。
自1994年開始,他從語言學研究轉為教育學的研究。其最著名的研究,是建立首套全面的第二語言學習理論(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他亦是「自然教學法」(Natural Approach) 的其中一位創立者,並推動以「自主閱讀」(Free Voluntary Reading)來學習第二語言。其著作多次獲獎,在2005年更成為國際閱讀協會「閱讀名人堂」(Reading Hall of Fame)的名人之一。